撰寫員:田素花
我所認識的太魯閣族,父母親都是太魯閣族的族人,當我有記憶的時候他們說他們是山林中的勇猛、以及驕傲、永遠不服輸的個性、信守承諾的本性。
話說(耆老)太魯閣族是一個好客、樂觀、勇猛喜歡分享的民族,主要是以狩獵、水耕為主,男子要在成年之時要懂得打獵,一方面是滿足物質上的需要,再來就是可以表示自己是太魯閣族勇士,一個可以讓族引以為傲的勇士,所獵取的獵物,是會與族人分享的,以享受大家所給予他的歡呼、以及尊崇,如果男子有了這個成就,就有資格(紋面),因為太魯閣族是有(紋面)的民族,紋面代表的是族人最高的榮譽,是一個太魯閣族真正的勇士,而女子的專長是織布,女子要在成年之時要學會織布,會織布的女子表示一個溫柔、賢德,是勤儉持家的完美女性,有這些條件的女子就有資格紋面,只要有紋面的女性是每位勇士追求的女性,進而結合以延續傳承下一代繁延子孫。
太魯閣族原先居住於南投縣仁愛鄉,在距今大約三、四年之間,從南投境內越過中央山派奇萊山沿著立霧溪山谷向東遷移,來到了現今的花蓮縣,其分佈最多再秀林鄉及萬榮鄉最多,太魯閣族為泛靈信仰之族群相信子孫如遵從祖先“gaya”(即祖先的規範宇教訓)即會獲得祖靈的庇祐。太魯閣族的祖靈信仰是以祖靈為中心的集體意識,巫師的醫療與祭司的祈福是這個部落重要的傳統習俗“gaya”,太魯閣族的人認為所有疾病災難乃自源自娛神鬼責罰與觸怒祖靈所行成,因而必須由對於祖靈供食慰藉來獲得解決,而且視彩虹為神靈橋的民族,相信人死了以後,靈魂是要走過彩虹橋到祖先的面前的。
如今國家發展,對太魯閣族社會已產生很大的衝擊,對於以前的生活模式和習俗產生很大的矛盾(如狩獵、祭祖)已不在嚮往的那麼傳統,有的只能是代表性的象徵文化的抬頭或許給下一代,對自己的種族有更多的認識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