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卡礑(Sgadan)位於花莲縣秀林鄉富世村内,其名稱源自於太鲁閣族在這裡建社時曾挖掘出『臼齒』,當地原住民認為是祖宗留下的歷史痕跡,故將此地稱作砂卡礑,是在太鲁閣族语中『臼齒』的意思。這裡曾經命名為『神秘谷』,至西元2001年才將此地改為太鲁閣族語口中的砂卡礑;在砂卡礑溪上游有一個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部落舊名為「砂卡礑」(Skadang)。距步道入口約2公里處的五間屋,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砂卡礑步道走到盡頭的「三間屋」,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太魯閣族人稱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砂卡礑(神秘谷)的自然景觀成為此處的最大魅力,砂卡礑(神秘谷)壯麗的山岳、清澈的溪流以及新鲜的空氣讓此地成為花莲秀林旅游的勝地。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1940年,臺灣總督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
目前分類:典藏員心得分享 (20)
- Nov 29 Fri 2013 08:53
太魯閣族部落---砂卡礑
- Oct 04 Fri 2013 15:02
我所認識的太魯閣族
- Oct 04 Fri 2013 13:45
我所認識的太魯閣族 (許惠如)
我,阿美族人。對一個阿美族人,要如何了解太魯閣族的文化呢?藉由書面文獻與網路資料的參考,開始對太魯閣族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族群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之下,要全然的了解一個族群的文化對自己來說是有限的。感恩在花蓮就服站因緣際會下,有機會來到秀林社區發展協會參與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當初一踏進協會,看著阿姨們精巧的雙手在織布上編織著美麗的圖騰,由心而發的讚嘆著好美,對太魯閣族編織開始產生了好奇與興趣。在這世界之大族群眾多的土地上,每個族群都有權保有其特有的文化與語言,且讓它受到適度的欣賞與尊重。原住民族群在未來將面臨到什麼衝擊呢?花蓮港口部落已逝的耆老許金木先生(阿美族人),在紀念影片中曾提到『我最擔心的,我們的孩子為什麼都不會說母語?如果我們的母語沒有了,我們就消失了。』,這句話令人沈思。傳統母語、技藝傳承、固有文化和民族特色,隨著時代的衝擊下,後代也逐漸無法認知了解自己的族史、文化及語言。該如何永續傳承、喚醒民族意識,我想也是各族群目前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 台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 ─
- Aug 31 Fri 2012 11:01
捷報佳績-金旭獎【最佳行銷推廣獎】
- Jul 04 Wed 2012 10:00
萬榮耆老-Iwal 依婉(漢名:郭喜妹)圖織訪談
- Jun 06 Wed 2012 14:51
崇德耆老-Rabay Lowbing(拉拜‧魯並)圖織訪談
「在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的山腳下,有位善用傳統祭祀方式為人醫病、延續傳統占卜祭儀替人解惑的祭師。
不管部落人有什麼疑難雜症,只要經過她用竹管占卜,都能尋求解決之道……。」
這位祭師了得的功力,不僅傳遍了太魯閣族大大小小的部落,更是太魯閣族中目前碩果僅存的國寶級人物,聽聞這位祭師不只會治病、占卜,也是一位非常熟稔太魯閣族傳統織布的高手。
- Apr 17 Tue 2012 15:10
「送給孩子的禮物」101年度第二季新織紋開錄!!!
撰寫人:圖織典藏員 陳國強
(挑二壓三、挑三壓四…)這是研織員在織布所發出的聲音,而我們典藏員則是聽這個術語來繪製出紋版解說圖,這拍攝與挑織的工作正是典藏員與研織員的約會,所謂研織員就是負責把織紋重製出來,而典藏員則是把這些重製出來的圖紋,利用影像的方式紀錄出來。
- Feb 03 Fri 2012 10:57
太魯閣族-懶惰的巨人
- Dec 22 Thu 2011 08:50
100年度【送給孩子的禮物】Truku圖織文化典藏計畫成果影片
- Sep 08 Thu 2011 16:27
來自秀林社區發展協會2F的笑話
- Sep 02 Fri 2011 10:38
對TRUKU圖織的小感想
我學了平織-織布的小小感想,真的是很好學的一項技藝,說簡單其實也不簡單,這都要靠自己的專心以及耐心,才能織出一條漂亮的布來。以下是我從Truku傳統編織中可以學習到的五樣最重要的:
- Sep 02 Fri 2011 10:22
彩虹橋的神話故事
- Sep 02 Fri 2011 09:52
日本人類學三傑,台灣人類學的曙光
- Sep 02 Fri 2011 09:39
在織布上每個圖織紋,帶領著我們實踐使命
- Aug 30 Tue 2011 10:56
特殊的Truku女子嫁妝
記得小時候,不懂事的我曾經趁著媽媽出門時,偷拿了她的『棉被』,用來玩扮家家酒,結果當然是被狠狠的『修理一頓』;後來我才知道那條棉被對媽媽而言是很重要的東西。長大懂事以後,媽媽告訴我,外婆年輕時很會織布,她那條特殊的棉被,就是我外婆親手織作,在她嫁出去時,當作送給她的嫁妝。還強調,只要是Truku的女兒要出嫁,媽媽都會為女兒準備自己親手作的傳統被單;在當時的年代,倘若沒有的話,不但會被別人笑,也會被人家用異樣的眼光歧視。透過家人、耆老的訪調,得知這種特殊的文化,因為時代的改變,環境的變遷很顯然的幾乎已經漸漸消失在這個文明的時代了。
在台灣多元文化族群裡,可觀察出Truku的傳統編織文化,在婚嫁關係中不但被視為重要的財產象徵,另外,也把織作當成生活觀、一種與土地的相關連結,再親手送給自己的女兒當作聘禮、嫁妝,由此可看出Truku『傳承』婦女勤勞美德的重要性。
- Jun 20 Mon 2011 14:45
我所認識的太魯閣圖織-典藏員-琦
從出生包裹嬰兒的布,到自己身上所穿的衣服,甚至聘禮、嫁妝、睡覺身上所蓋的,一直到人離開世間包裹軀體的布,都必須仰賴婦女所織出的布,所以織布對婦女來說,是必須學習的技藝,甚至織布的技術精湛與否,關係到婦女的社會地位,以及她的家庭,例如說:一個織布技術超群的婦女,除了可以在面頰及額上紋面之外,也是部落眾勇士追求的目標。總之,織布是太魯閣族婦女的專利品,從種植苧麻到織布成品,都不假男子之手,否則會違反Gaya(禁忌)。
- Jun 20 Mon 2011 14:44
對於太魯閣圖織的感想-典藏員-潔
當然,另外還有一則關於太魯閣族的神話傳說,【彩虹橋】這個故事訴說的是關於獵人勇士及會編織布的女人,才能通過神聖的彩虹橋:太魯閣族祖先常對孩子們說,人死後,他靈魂必定會在彩虹橋的橋頭。凡斬獲過敵人首級的男人和會織布與編織的女人,一洗手立刻冒出血來。像這樣的人可以通過彩虹橋,到祖靈那裡享福。可是沒有取敵人首級的男人及不會織布及編織的女人,就不能通過彩虹橋,而會被丟下河底,並被螃蟹吃掉。因此為了能經過彩虹橋,男人要去取敵人的首級女人必須會織布與編織。而且不可用手指彩虹橋,以免手指會斷掉。太魯閣族祖先發祥地【神石】在太初創世時期,有一男神一女神自天上降在深山上的大石內,大石分裂為二,一個變成陸地,一個變為宮殿,此二神就住在這宮殿裡,並稱呼此地為峰巒(祖先地,它們也稱為神木,神石)並從此地繁衍太魯閣族的後代。射日傳說與泰雅族相同。
- Jun 20 Mon 2011 14:43
太魯閣圖織心得-典藏員-強
先介紹我們工作內容:
第一個工作內容就是了解太魯閣文史,因為如果連基礎的文史都不了解,就根本甚麼都不用去談,我們只要有空就會去圖書館借書回來閱讀,或是看理事長給我們的書籍,其實我們太魯閣族屬於自己的書籍真的很少,因為早期我們都被歸類在泰雅族裡,讓我們在收集資料上,產生了很大的挫折感,因為真正屬於太魯閣族的資料真的不多,常常一個不小心就把賽德克族或是泰雅族的東西放了進來,所以我們典藏員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一次又一次的整合,現在差不多都把該是我們的東西記錄起來,不屬於我們的歷史加以釐清,老實說在收集這些文史的時候,剛開始我真的不懂,為什麼要搞獨立,為什麼要分支,但真正了解我們太魯閣族以後,才知道原來獨立是因為我們的語言、穿著、文化背景,早已跟他們有著很大的不同,太魯閣族是一個非常強悍的族群,不容許別人侵犯我們的Gaya~接下來的日子我們典藏員會去訪問耆老,參觀史博館,讓我們能更深入的瞭解太魯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