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歷史與事件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由玻士岸、巴達幹與達希魯三社組成,為本鄉面積最大村落。分成上、下部(即為今富世村村辦公室處),原本只有玻士岸社人居住,後來因為颱風侵擾,撒瓦沙魯與巴達幹兩社遷移到今富世村辦公處正下方台地,還有亞泥為興建原料輸送帶,讓達希魯社亦移居下來。 隔著台九線與明樂部落相對的是上富世,這裡也是建在山腰台地上,而且是倚靠著太魯閣的群山,部落的更上方有一個富世古遺址。繞回台九線往南走(學校方向),會先經過中富世,也是學校的所在地。靠近亞洲水泥的方向,左邊有一條小路彎下,是下富世(可樂部落)。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當地盛產楓樹,故名Dgarung。最早的部落居民是赫赫斯社人,於現在太魯閣台地後方山頭上。在一百多年前,下山遷到了太魯閣台地上方的山腹,但在日治時期被日人遷至太魯閣台地上。此時,得卡倫社在太魯閣台地定居,欣里干與沙卡丹兩社人也下山遷來一起居住。在光復之後,民國40年社址用地為軍方使用,部分社人遷到東方一公里建立新社,亦名Dgarung。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在清末和平地區有八個太魯閣部落,在日軍發動「五年理蕃計劃」,將各社佔領且強制遷移,戰後分成了三個聚落,而最南的叫做卡那岡,但是一場大洪水的侵襲,社址被毀,因而居民廢棄遷移了。

光復之後,原住卡那岡社的人為了接近祖先遺留的耕地,再次遷回原社址,時已改稱為「和仁」,1948年颱風來襲,又摧毀社址,遂遷到原地東方三百公尺處,即為今日的和仁聚落。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和中部落為日本人強制太魯閣族遷往的住地之一。

原本在清末和平地區有八個太魯閣部落,在日軍發動「五年理蕃計劃」,將各社佔領且強制遷移。

戰後分成了三個聚落,原本稱為「和平」的Gukul原址被命名為和中,因為介於和平與和仁聚落之間,所以易名為「和中」。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稱Branaw,意指地形緩坡寬廣,遠望風景秀麗地區之意。由銅蘭、重光、米亞灣三個部落所組成的文蘭村,為太魯閣族高度分布區。此地曾為Tkdaya群的故居,在十九世紀,族人因內訌而自相攻伐,認為此地是Pasanek(禁忌之地),因此遷到了明利村附近。民國二十年,日人使沙卡亨社及西寶二社的人遷到重光附近。


資料來源:
臺灣原住民族資料資訊網http://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9&TA_No=&T_ID=228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kijig為產魚盛多之意;Deraili,

意為踩下去很堅固、不會動搖的地方。

此聚落最早為崇德派出所西方高山山腹的達其黎社,成立約一百六十年前。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木瓜溪畔的銅門舊稱同門,乃太魯閣語中「山簏平地」的意思,因發現銅礦改稱銅門。在花蓮秀林鄉木瓜溪畔河階地的銅門村裡,共有銅門、榕樹兩個部落。大約三百年前,原本居住在南投春陽溫泉的太魯閣族,翻越奇萊峰、能高山,來到秀林鄉木瓜溪的河階地開墾,慕谷慕魚(Mukumugi )即是第一個來到此地開墾的家族;後來因為這裡產銅,又是交通隘口,所以改名為「銅門」。
一九九0年九月中度黎非力颱風侵襲木瓜溪,近八百公厘的暴風雨雨量,造成「銅門災變」,銅門村十三鄰旁小溪溝因山崩造成土石流,於深夜掩埋了十二、十三鄰,二十多戶人家,共三十二人喪生的慘劇,國人紛紛捐款共二億多元,讓災戶遷建至溪谷口的平地興築「博愛新村」。二00一年銅門部落舉行「祖靈祭」,邀請捐款人前來同祭共舞,並建成銅門部落活動中心慶祝重生。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拉旦」位於今日三棧南溪、北溪之間的流域地帶,是賽德克亞族(Sedeq)太魯閣群的聚居地。「布拉旦」是太魯閣族人對此地的稱呼。居住在三棧部落的太魯閣族人,祖先原居在南投仁愛鄉的靜觀一帶,因部落人口增加,後向東遷移,越過中央山脈,進入立霧溪河谷,最後定居於此,向布拉旦西方、南方移居,在遷移的過程中,曾經與賽德克族的木瓜群(巴托蘭)、臨海的阿美族(撒基拉雅族)、噶瑪蘭族加禮宛社人,以及漢人、日本人發生互相敵視、對立、攻擊的事件。日據時代,遭日人強制移居,於是再次向山下遷徙。光復後,國民政府遷台,便沿用日人所稱「三棧」地名至今。

資料來源:

臺灣原住民族資料資訊網http://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9&TA_No=&T_ID=228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魯給社人最早遷至此地,故稱為「卡魯給」,漢譯為「可樂」。

部落原名,意為「山胡椒」,引申為山胡椒叢生之地,漢人將「卡魯給」譯為「可樂」。

村人的祖先本來住在砂卡礑溪上游西岸之三角錐山腹,一座隸屬於洗拉槓舊社的葛樂義小社,民國三年的太魯閣蕃討伐之役後,才被日警遷至現址。擁有壯闊的立霧溪景觀。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瀕太平洋,西依中央山脈之加禮宛山,南接佳民村。

加灣部落舊稱「卡烏灣」,為「大竹子」之意,後譯為加灣。

原屬於佳民村,民國42年與三棧部落並為一村,初名為加灣,後改為景美。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的意思是「回音」,這台地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現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管理站,並規劃成原住民特色園區。
根據史籍及耆老的口述,大約在200年前,中央山脈西側的太魯閣族人,因耕地和獵場不足,而遷移到立霧溪流域定居,當時有兩個家族分別在布洛灣的上、下台地建立部落。但是在1914年的太魯閣事件,和1930年的霧社事件之後,日本統治者便誘迫他們遷移到現今的秀林鄉富世村和秀林村。
因布洛灣台地為熱帶季風雨林生態環境、環流丘與河階地形,太管處特於此處廣植培育原生種台灣百合,每至四月,野百合盛開之際,迎風搖曳之姿,雅緻清香令人不禁沉醉其中。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面臨太平洋,以鐵公路與新城村、順安村相界,南鄰道拉斯(Dowras)社區,北接固路(Kulu)社區。

秀林部落分成三個聚落,分別是民治、秀林、民享聚落:

秀林以前族人遷移至此,經常用一種像芒草的植物燒火,可是新芽很快就會長出來,並且茂盛了起來,他們稱此為「玻士林」,也成為此社的名字。 光復之後,改稱士林,怕與其他地名相重複,再改成「秀林」。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祥,舊名塔比多,戰後初期則譯作大北投(太魯閣語:Tpdu),大約在二百多年前,從南投縣境內Truku Truwan向東遷徙的Batu(巴圖)、Nawi(納維)兩個家族,當他們越過中央山脈,經過Tpuqu(托博閣)地區後,分別在立霧溪中、上游一帶落居建部落。
Tpdu部落位於立霧溪與其支流陶塞溪匯流處,海拔500公尺的小台地上,創建部落的族人因該地山棕繁盛,又山棕的太魯閣語為Tpdu,遂以此稱部落名,後來是在日治初期轉音為Tapitu,音譯漢字「塔比多」。日治調查文獻上所稱的「塔比多地區」,也是日治時期內、外太魯閣居住領域上的分界線。
進入日治時期後,因族人的耕地、獵域常受到日人侵犯,導致新城、威里、七腳川等事件發生,直到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台灣總督一職後,為實行五年理蕃計畫,於1914年展開最後一次討伐原住民行動,戰事遍及整個太魯閣山區。太魯閣討伐戰結束後,日人隨即在天祥設立太魯閣支廳,並在撤軍的同時,未免太魯閣族人再起事,於天祥東北方海鼠山駐紮分遣隊,至昭和5年(1930年)發生霧社事件後,日人強制將太魯閣族人移居下山,分遣隊才被裁撤。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世遺址位於立霧溪下游右岸海拔90公尺處河階上,河階地形如一枚彎月。富世遺址有二層不同的文化層。從出土的陶片、立於地表的單石以及發掘出來呈寬短形式的石板棺可知,上層文化層為方格印紋陶文化,下層文化層特性則具有台灣東海岸巨石文化(麒麟文化)與卑南文化的石板棺特質相結合的現象。遺址年代距今約2千多年。

從富世遺址的文化內涵推斷,二千多年前有一群受麒麟文化與卑南文化雙重影響下的族群分布於立霧溪口一帶,會進入立霧溪與陶賽溪流域進行狩獵。

該遺址之屈肢葬的埋葬方式與公元前北部『十三行文化』的側身屈肢葬型態相似,故推斷其年代約有2000至3000年之久,而當時此處遺址在臺灣考古學中尚未有任何紀錄,故被視為考古界的處女地,令學者雀躍不已。另外並又發現史前遺址的據點布洛灣、希達崗、巴達崗、山里、陶賽、及西寶等六處,挖掘出陶片、石斧、石紡輪和鐵器等史前文化遺物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魯閣族抗日戰役,是為了保護土地、生存、財產,抵抗入侵者日本軍警。自1895年日本據台後的第二年(1896年),因不尊重族習俗或侵佔土地,一連發生數次衝突,現在來為各位介紹發生於1897年2月16日的加灣事件。

加灣事件(Qowgan,1897年2月16日)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魯閣族抗日戰役不同於霧社事件,霧社事件是抗暴。
而太魯閣族抗日戰役,是為了保護土地、生存、財產,
抵抗入侵者日本軍警。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八九六年十一月太魯閣族各社,共推哈鹿閣.納威為總頭目,並進行東台灣第一場抗日戰役,「新城事件」於焉展開。在日軍精良艦砲及步騎的四次狂轟猛擊下,太魯閣族人無役不克,迫使日本人退採懷柔與分化策略。一邊安撫太魯閣族人,另一面卻分化太魯閣族及同族的南澳群,在傳統守獵場的爭奪下相互攻擊。但日人在採樟利益上侵入太魯閣族人生活領域,同時被認為薪資發放不公,常常產生糾紛。在多重壓迫下,太魯閣族人再次團結發動第二次對日抗戰,史稱「威里事件」,更為往後最大規模的「太魯閣事件」埋下引線。 
理蕃政策風雨前的寧靜 
一九○四年末,新城事件後日人刻意採取懷柔政策下,逐漸平息。同時從一九一○年到一九一四年進行五年「理蕃政策」。日本人不但在古魯社,現今秀林村,建日語傳習所太魯閣分教場教授日本語,藉以同化太魯閣族人,同時也販售武器給太魯閣族人,因此開始有太魯閣族人歸順日本。 
一九○六年因為日本人覬覦山林中豐富的林木礦業,由日本商人賀田組組成採樟事業,在賀田組逐漸擴大採樟區域時,侵入太魯閣族人的生活領域,因此產生緊張氣憤,同時在在僱用族人採樟的工作上常常產生糾紛,對新資的發放也被認為不公,導致太魯閣族不同社之間的紛爭,同時殺死了兩個日本人。因此,最高行政長官花蓮港支廳長大山十郎,為要保護日人安全,決定廢除腦寮、撤出威里社地區,並要求賀田組暫時退出太魯閣地區時。太魯閣族在八月一日聯合十四社壯丁,襲擊威里社的花蓮港支廳,也就是現今佳民村,造成大山十郎等卅六人被擊殺,也開啟了「威里事件」。 
遺跡毀損遺失 
一九○七年三月三日,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視察花蓮港時,下達徹底征討太魯閣族,但先執行「理蕃政策」。日本人從一九一○年至一四年,藉口理蕃政策,實則派遣「搜索隊」,清理道路,自太魯閣峽口至陶塞現今竹村,也就是合歡越嶺古道。另從太魯閣峽口鑿路、架設橋樑、設立監督所與分遣所及駐在所等工事,於一九一五年分別完成三角錐山大鞍部道路、斷崖道路(現今錐麓古道),延伸至塔比多(現今天祥),稱為內太魯閣道路,也就是理蕃道路。並在理蕃道路上方的山稜線處,積極闢建新的軍事道路,同時詳細調查,山川地形、人口分布、聚落、語言等。所勘查位置包括,合歡山、奇萊山,南湖大山,同時也探查立霧山、砂卡礑地區及三角錐山,繪製了內、外太魯閣地勢及部落分布圖,以做為日後征討太魯閣族的依據。 
長者不知當年戰事 

當年的戰場主要發生在今秀林鄉秀林村附近,根據專家研究結果資料顯示,在民國八十五年左右,秀林村中央山脈側山路小溪流邊,還可以看見當年日本人所建築高約二點五公尺,下為方型墩作,越向上約成尖塔狀的結構物,狀似祭拜或紀念碑,然八十五年後遭破壞而遺失。 

資料來源:更生日報2011-09-09
http://www.ksnews.com.tw/newsdetail.php?n_id=0000215353&level2_id=102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太魯閣族的文史中,相信大家耳熟能詳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人:陳國強2004年1月14日在台灣獲得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承認,成為第12個臺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 正式從泰雅族 獨立,經過四年(2008年), 賽德克族也從泰雅支群中獨立出來,三族群稱之泛泰雅系 ,三族群的文化、語言及工藝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太魯閣族 與泰雅族 經過時代的變遷與族群遷徙 ,彼此語言與文化差異越來越大,加上東遷的太魯閣族人對移動歷史具深刻記憶,經由遷移記憶與種種的傳說故事,建構太魯閣族人自有集體記憶,傳統太魯閣族男女有別的兩性分工的 文化價值,女性以織布技藝傳達能力與地位的展現,對太魯閣族女性而言,紡織是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很會織布的女生,將會受人羨慕,很多人追求,也帶來才德與財富的象徵。對於現在的太魯閣族女性,織布技藝與觀光文化產業的交疊關係意味著,代表著原住民文化對經濟市場的需求,為了將原住民的織布技術拓展,部落婦女利用傳統織布發展成手工藝產業,將織布圖騰善加活用於符合現代生活所需的商品上,導致原住民在觀光景點利用織布技藝成為個人收入,在觀光舞台出售「傳統」販賣「真實」。 參考文獻:記憶與文化產業: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女性工藝編織者的文化生產網路文獻: 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121&IDK=2&EXEC=L http://www.tipp.org.tw/formosan/population/population.jspx? codeid=451 圖片文獻: http://teacher.aedocenter.com/mywebB/Newbook-7/kc-04.htm http://www.facebook.com/bsuring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95年起日本統治台灣整整50年,然而,統治太魯閣族卻僅僅32年。
因為太魯閣族頑強抵抗日本人長達18年之久...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