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玻士岸、巴達幹與達希魯三社組成,為本鄉面積最大村落。分成上、下部(即為今富世村村辦公室處),原本只有玻士岸社人居住,後來因為颱風侵擾,撒瓦沙魯與巴達幹兩社遷移到今富世村辦公處正下方台地,還有亞泥為興建原料輸送帶,讓達希魯社亦移居下來。 隔著台九線與明樂部落相對的是上富世,這裡也是建在山腰台地上,而且是倚靠著太魯閣的群山,部落的更上方有一個富世古遺址。繞回台九線往南走(學校方向),會先經過中富世,也是學校的所在地。靠近亞洲水泥的方向,左邊有一條小路彎下,是下富世(可樂部落)。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當地盛產楓樹,故名Dgarung。最早的部落居民是赫赫斯社人,於現在太魯閣台地後方山頭上。在一百多年前,下山遷到了太魯閣台地上方的山腹,但在日治時期被日人遷至太魯閣台地上。此時,得卡倫社在太魯閣台地定居,欣里干與沙卡丹兩社人也下山遷來一起居住。在光復之後,民國40年社址用地為軍方使用,部分社人遷到東方一公里建立新社,亦名Dgarung。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在清末和平地區有八個太魯閣部落,在日軍發動「五年理蕃計劃」,將各社佔領且強制遷移,戰後分成了三個聚落,而最南的叫做卡那岡,但是一場大洪水的侵襲,社址被毀,因而居民廢棄遷移了。

光復之後,原住卡那岡社的人為了接近祖先遺留的耕地,再次遷回原社址,時已改稱為「和仁」,1948年颱風來襲,又摧毀社址,遂遷到原地東方三百公尺處,即為今日的和仁聚落。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和中部落為日本人強制太魯閣族遷往的住地之一。

原本在清末和平地區有八個太魯閣部落,在日軍發動「五年理蕃計劃」,將各社佔領且強制遷移。

戰後分成了三個聚落,原本稱為「和平」的Gukul原址被命名為和中,因為介於和平與和仁聚落之間,所以易名為「和中」。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稱Branaw,意指地形緩坡寬廣,遠望風景秀麗地區之意。由銅蘭、重光、米亞灣三個部落所組成的文蘭村,為太魯閣族高度分布區。此地曾為Tkdaya群的故居,在十九世紀,族人因內訌而自相攻伐,認為此地是Pasanek(禁忌之地),因此遷到了明利村附近。民國二十年,日人使沙卡亨社及西寶二社的人遷到重光附近。


資料來源:
臺灣原住民族資料資訊網http://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9&TA_No=&T_ID=228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