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ijig為產魚盛多之意;Deraili,

意為踩下去很堅固、不會動搖的地方。

此聚落最早為崇德派出所西方高山山腹的達其黎社,成立約一百六十年前。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木瓜溪畔的銅門舊稱同門,乃太魯閣語中「山簏平地」的意思,因發現銅礦改稱銅門。在花蓮秀林鄉木瓜溪畔河階地的銅門村裡,共有銅門、榕樹兩個部落。大約三百年前,原本居住在南投春陽溫泉的太魯閣族,翻越奇萊峰、能高山,來到秀林鄉木瓜溪的河階地開墾,慕谷慕魚(Mukumugi )即是第一個來到此地開墾的家族;後來因為這裡產銅,又是交通隘口,所以改名為「銅門」。
一九九0年九月中度黎非力颱風侵襲木瓜溪,近八百公厘的暴風雨雨量,造成「銅門災變」,銅門村十三鄰旁小溪溝因山崩造成土石流,於深夜掩埋了十二、十三鄰,二十多戶人家,共三十二人喪生的慘劇,國人紛紛捐款共二億多元,讓災戶遷建至溪谷口的平地興築「博愛新村」。二00一年銅門部落舉行「祖靈祭」,邀請捐款人前來同祭共舞,並建成銅門部落活動中心慶祝重生。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拉旦」位於今日三棧南溪、北溪之間的流域地帶,是賽德克亞族(Sedeq)太魯閣群的聚居地。「布拉旦」是太魯閣族人對此地的稱呼。居住在三棧部落的太魯閣族人,祖先原居在南投仁愛鄉的靜觀一帶,因部落人口增加,後向東遷移,越過中央山脈,進入立霧溪河谷,最後定居於此,向布拉旦西方、南方移居,在遷移的過程中,曾經與賽德克族的木瓜群(巴托蘭)、臨海的阿美族(撒基拉雅族)、噶瑪蘭族加禮宛社人,以及漢人、日本人發生互相敵視、對立、攻擊的事件。日據時代,遭日人強制移居,於是再次向山下遷徙。光復後,國民政府遷台,便沿用日人所稱「三棧」地名至今。

資料來源:

臺灣原住民族資料資訊網http://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9&TA_No=&T_ID=228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魯給社人最早遷至此地,故稱為「卡魯給」,漢譯為「可樂」。

部落原名,意為「山胡椒」,引申為山胡椒叢生之地,漢人將「卡魯給」譯為「可樂」。

村人的祖先本來住在砂卡礑溪上游西岸之三角錐山腹,一座隸屬於洗拉槓舊社的葛樂義小社,民國三年的太魯閣蕃討伐之役後,才被日警遷至現址。擁有壯闊的立霧溪景觀。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瀕太平洋,西依中央山脈之加禮宛山,南接佳民村。

加灣部落舊稱「卡烏灣」,為「大竹子」之意,後譯為加灣。

原屬於佳民村,民國42年與三棧部落並為一村,初名為加灣,後改為景美。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