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祥,舊名塔比多,戰後初期則譯作大北投(太魯閣語:Tpdu),大約在二百多年前,從南投縣境內Truku Truwan向東遷徙的Batu(巴圖)、Nawi(納維)兩個家族,當他們越過中央山脈,經過Tpuqu(托博閣)地區後,分別在立霧溪中、上游一帶落居建部落。
Tpdu部落位於立霧溪與其支流陶塞溪匯流處,海拔500公尺的小台地上,創建部落的族人因該地山棕繁盛,又山棕的太魯閣語為Tpdu,遂以此稱部落名,後來是在日治初期轉音為Tapitu,音譯漢字「塔比多」。日治調查文獻上所稱的「塔比多地區」,也是日治時期內、外太魯閣居住領域上的分界線。
進入日治時期後,因族人的耕地、獵域常受到日人侵犯,導致新城、威里、七腳川等事件發生,直到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台灣總督一職後,為實行五年理蕃計畫,於1914年展開最後一次討伐原住民行動,戰事遍及整個太魯閣山區。太魯閣討伐戰結束後,日人隨即在天祥設立太魯閣支廳,並在撤軍的同時,未免太魯閣族人再起事,於天祥東北方海鼠山駐紮分遣隊,至昭和5年(1930年)發生霧社事件後,日人強制將太魯閣族人移居下山,分遣隊才被裁撤。
參考資料來源:
1. 維基百科-天祥 (台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7%A5%A5_(%E5%8F%B0%E7%81%A3)
2.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http://210.240.134.48/citing_content.asp?id=3785&keyword=%B6%F0%A4%F1%A6h%B3%A1%B8%A8
- Dec 09 Mon 2013 09:12
太魯閣族部落---塔比多部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