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寫人:典藏員-張玉琦
記得小時候,不懂事的我曾經趁著媽媽出門時,偷拿了她的『棉被』,用來玩扮家家酒,結果當然是被狠狠的『修理一頓』;後來我才知道那條棉被對媽媽而言是很重要的東西。長大懂事以後,媽媽告訴我,外婆年輕時很會織布,她那條特殊的棉被,就是我外婆親手織作,在她嫁出去時,當作送給她的嫁妝。還強調,只要是Truku的女兒要出嫁,媽媽都會為女兒準備自己親手作的傳統被單;在當時的年代,倘若沒有的話,不但會被別人笑,也會被人家用異樣的眼光歧視。透過家人、耆老的訪調,得知這種特殊的文化,因為時代的改變,環境的變遷很顯然的幾乎已經漸漸消失在這個文明的時代了。
在台灣多元文化族群裡,可觀察出Truku的傳統編織文化,在婚嫁關係中不但被視為重要的財產象徵,另外,也把織作當成生活觀、一種與土地的相關連結,再親手送給自己的女兒當作聘禮、嫁妝,由此可看出Truku『傳承』婦女勤勞美德的重要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