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織作知做 (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身為一位太魯閣族女士,第一條件女性要會織布

(女子會織布才能紋面,紋面的女子才算是美麗的)

花了好幾天時間終於我學會織布囉,而我也通過了這次個考驗,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員:圖織典藏員 汪建智

當知道要開始要學習織布的消息後,我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將這門原住民傳統技藝

學好,畢竟織布是一門需要高專注度且細心的技術,所以我也只好硬著頭皮向織娘們學習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挑花過程及心得

挑花之前必須要先學會平織基礎才可以挑花喔!

要製作祖靈之眼前了解了祖靈之眼的意涵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人:圖織典藏員 汪建智

      臺灣原住民自數千年以前,生活台灣的平地及山區。會造成固族遷徒的原因,不外乎這幾點。一、人口數量的增加,二、各族內部的衝突與分裂,三、漢人的移入。以上這些原因常迫使原住民搬離原本的住所,這些移動使台灣山區險阻間逐漸形成固定移動的路線,後來成為古道的基礎。而太魯閣族大約在三、四年前,因人口數增加、耕地及狩獵區不足,族人便開始翻越中央山脈東部的立霧溪、木瓜溪等地區。因族人自稱Truku(太魯閣),所以遷移的居住地區,才叫【太魯閣地區】。Truku【太魯閣】族語意為【山腰的平地】、【可居住之地】、或為防敵人偷襲【瞭望台之地】,這各地區即為現今太魯閣國家公園之範圍。

 原住民~1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織布之前我有先去了解織布所需用的材料來源,可以透過之前典藏員幫織娘們所拍下來的紀錄影片在織布的過程從平織到挑花都可以了解到一些,雖然影片有詳細的說明和操作但也是需要自己實際的去操作才能體會到織布的困難囉!

開始要實際操作囉~

準備使用的工具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員:圖織典藏員 汪建智

身為原住民的一員,在人生成長中某一階段,多少都會想了解自己族群的歷史、文化,再成長中的每一個階段成、長中的部落或是在任何的環境,都會接收或者是被灌輸到有關原住民的種種資訊,在接觸協會工作環境前,對本身的族群的歷史背景、文化來源及文字語言,都不是很清楚及瞭解,現在藉由從事協會工作的機會、並且有閱讀原住民書籍機會與熟悉原住民工作的環境,讓我對自己族群更有進一步的認識及瞭解。

一、南島語系原住民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生長在這秀林部落又是一位太魯閣族,從小到大沒有在部落讀書也很少接觸到

自己部落的文化,但在大學期間寒暑假透過打工的機會進入了秀林鄉公所文化課

有慢慢碰觸到自己文化背景和傳統產業、手工藝品,雖然有比較了解一些但是對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住民織布原本就是一項非常古老的技藝活動,從很久以前到現在,原住民就懂得利用苧麻等植物製成線紗,從嬰兒出生使用的襁褓布到死去的使用的裹屍布,將其織成日常所需之一切用布,且能利用不同的顏色做改變,顯示岀先人的智慧,在那沒有紙筆的時代,將生活百態皆用織布記錄起來,供後世人來了解。在2012的現在,由於現代人講求的快速簡單易懂好攜帶為主軸,古老的織布機已做了很大的改變,在不失去傳統技法的研究下,將地上型織布機改良成桌上型織布機。現在就讓我來介紹協會現在織作圖織紋所使用的機台。

小型織帶機:桌上型織帶機是由地上型織布機改良而成,桌上型織布機相較於地上型織布機就顯得簡單好操作,步驟是:理經上線織作程序。在圖紋上面可作多種不一樣的圖案,但由於是一針一線完成,花費的時間也會比較長。主要是編織頭袋、腰帶或是較小的編織袋。

大型織帶機:大型編織機相較於桌上型織帶機來的大,但原理上都還是一樣,步驟:理經→上線→織作程序。在製作的過程,大機台花費的時間就比較長,因為寬度加大,線數增加,所以主要編織項目是披肩、圍裙、肚兜背心等。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魯閣族於2004114宣布獨立,會紋面的族群(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泰雅族)在織布上的技術都是非常了得,但為什麼太魯閣族傳統織法的浮織挑帶夾的一種編織技術,之所以為什麼是屬於太魯閣族織法呢?原因就在於浮織的正面能呈現出不同的菱形圖案,但背面則是不會有任何圖案的產生。原理是利用一挑、一穿、一夾的織法上後呈現出具有立體感的浮織。浮織是一項技術高超的技藝,但卻是非常傳統的織法,現今太魯閣族會這項浮織技術非常少,但藉由本計畫的執行的領導下,已訓練出六位技藝高超的織娘。使得技藝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在我們一次又一次訪問耆老過程中,講解圖織時,不時從耆老口中說出鳥、水鹿、梅花鹿、蛇等動物,這些動物都是老祖先們眼睛所看到的,在沒有文字的時代裡,利用織布編織出牠們的形狀,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圖織紋,但裡面的意義卻像是很大,在這裡解釋一下太魯閣族心裡,鹿給我們留下什麼印記。

在太魯閣族群來講,鹿是代表一個耆老的智慧。為什麼牠會被說是耆老的智慧?因為鹿牠們都很喜歡在斷崖邊,可是牠卻不會因為不平衡而掉下來,因為牠們知道哪個石頭是穩的,哪個石頭是危險的,而且牠也知道這條路哪個是安全的,所以牠會帶著牠的孩子們,當牠避難的時候牠會知道這條的小徑哪一個是最快速可以躲過敵人的獵殺,所以牠的識別能力非常好,牠知道這個路的安全與否,牠知道這石頭的穩固與否,而且鹿也常常在高處往下看,那是在叮嚀牠的孩子,牠知道牠的孩子在哪裡,牠會告訴牠我就在那個地方,你們這樣往上看到我,我就在上面保護著你們,這是牠們的傳說。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00081 織布~訴說女人一生的情感,穿梭對家人的祝福,7歲便開始對織布的見學,在旁學習苧麻絲的擷取紡紗與如何織起第一條的織物;而學習織布的小女孩,到了出嫁的那一天,就成為部落織布的高手!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選人:林晨潔
太魯閣族服飾上常見的圖騰是幾何式的線條及圖案,以三角形、菱形為主調。現在研發新型的桌上型織布機,讓年輕人也能學習太魯閣族的傳統織布。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人:林晨潔

許多人大概不知道最早以前的原住民是利用什麼樣的材料來製作衣服,並不是用現在所知道的苧麻,而是利用樹木的皮以及野獸的皮來製作衣服,所以台灣的原住民最早的衣飾是樹皮衣與獸皮衣,之後才進入了以麻線為原料的水平背帶機時代,原住民利用野生的苧麻剝取表皮曬乾、挑紗、紡線,再經過清水洗滌使組織更堅韌,便開始定線、整經、織布。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人:張玉琦
『織布』對Truku婦女而言,不單單只是為了身體上的需求而製作服飾、被單,同時也涉及到女子成年與否。在織布技藝上的精湛巧否,乃是為織娘各自建立於部落地位和名望的重要管道,可以說是最高的成就表徵。
另外,據說一個織布技術超群的婦女,除了可以在面頰上紋面之外,她的地位不雅於有出草過的勇士,甚至她會成為部落眾勇士追求的目標和崇拜的對象。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人:張玉琦
日據時期,就已經有日本學者在東部進行原住民田野調查,那時的日本學者都把有『紋面』文化的原住民統歸為『泰雅族』,其中又分支為兩個族群,就是泰雅亞族和賽德克族。當時的日本學者說到這兩個族群,都以自己種植的原生種苧麻取其纖維 來織布,而且也都就地取材到野外找植物為染料。(例如:傳統染材-薯榔 )
由於織布的材料都是取自於野生原生種植物,不論是泰雅族或是賽德克族,都是以先人傳授的特別方式來教導後代。當時因為處理苧麻的方法太過於繁瑣,後來因為有跟漢人接觸以後,部落裡就引進了一些比較鮮豔的色線,同時加上日本人也引進一般現代化的產物,例如:毛線、綿線,就這樣漸漸的取代了苧麻原料,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人:張玉琦

依照傳統,『織布』是女子的工作,從小就必須在母親身旁學習織布的技藝,女子11、12歲就要開始織布,織起全家人的衣服、被單等,都必須仰賴著女子雙手。溫婉勤家的Truku婦女,就算只是簡單的織布動作,也都得牢牢記著家中的長者以及耆老相傳的祖訓、禁忌(Gaya) ,絕對不可以觸犯,否則視為對祖先大不敬。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人:典藏員-張玉琦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人:典藏員-張玉琦

泛泰雅系統族群,包含:泰雅族 、賽德克族 、太魯閣族 ,賽德克族支群又分為東賽德克群(太魯閣群、道澤群)、西賽德克群(德克達亞群、少數道澤群),傳統服飾中皆有菱形紋(稱之祖靈的眼睛),然而,無論是泰雅族、賽德克族服飾皆以紅底為主。惟獨東賽德克群─太魯閣族的服飾別於泰雅族及賽德克族,太魯閣族的傳統服飾為白底最為特殊,意謂族人皆有著純白聖潔的心靈。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友們~~台灣原生苧麻奇妙之處....秀林協會感謝您~~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