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織作知做 (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撰寫人:圖織典藏員-林晨潔
關於圖織會讓我想到這是太魯閣族的文化傳統,而且傳統太魯閣族擅織的婦女才能紋面,並能在死後到達靈界。她的地位不亞於獵得人頭的英雄,這是太魯閣婦女一生最高的榮譽。當然,另外還有一則關於太魯閣族的神話傳說,【彩虹橋】這個故事訴說的是關於獵人勇士及會編織布的女人,才能通過神聖的彩虹橋:太魯閣族祖先常對孩子們說,人死後,他靈魂必定會在彩虹橋的橋頭。凡斬獲過敵人首級的男人和會織布與編織的女人,一洗手立刻冒出血來。像這樣的人可以通過彩虹橋,到祖靈那裡享福。可是沒有取敵人首級的男人及不會織布及編織的女人,就不能通過彩虹橋,而會被丟下河底,並被螃蟹吃掉。因此為了能經過彩虹橋,男人要去取敵人的首級女人必須會織布與編織。而且不可用手指彩虹橋,以免手指會斷掉。太魯閣族祖先發祥地【神石】在太初創世時期,有一男神一女神自天上降在深山上的大石內,大石分裂為二,一個變成陸地,一個變為宮殿,此二神就住在這宮殿裡,並稱呼此地為峰巒(祖先地,它們也稱為神木,神石)並從此地繁衍太魯閣族的後代。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5355156963747.1073741828.128622013970395&type=1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5360546963208.1073741829.128622013970395&type=1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ejiq Truku在三百多年來的歷史進程,因為居地環境、日本殖民與國民政府管理政策等社會環境的變化,促使其部落型態一直處在變遷之中。在文獻上屬於泰雅族系統的族群系譜概念,也因為在歷史過程中,泰雅族下的各亞族在語言和居住地域的差異,族群認同概念上也有了不同的認知,甚至在太魯閣族群本身,對於自己的族群名稱也非常紛歧。當代太魯閣族群社會概況,從日本殖民到國民政府管理以來,無論是社會結構和生活型態方面,都經過很大的變化,從單一家族的山居部落社會,轉為多元家族的混住社會,直到臺灣光復後納入鄉政治理的村落社會。歷經多元變遷的社會現實環境與族群接觸,必然影響到Seejiq Truku本身文化概念的理解及其對自我族群的認同概念。

Truku的正名運動自1996年7月10日太魯閣中會教社部在富世村姬望教會首次舉行研討會,直到2002年3月19日在秀林鄉公所召開「正名暨自治政策」籌備研討會,在這一連串長達8年的尋根、座談的過程中,有關以「太魯閣」為族名的推動,在族群內部討論始終充滿了爭議性。2002年9月14日,族群正名運動者成立「太魯閣正名促進會」,並結合秀林鄉公所及萬榮鄉公所推動接受族人正名Truku的委任書,由鄉公所民政人員積極巡迴辦理說明會展開連署。到了2003年7月26日在秀林鄉原住民座談會中,行政院長游錫堃宣布在該年底將太魯閣族正名為第十二族,更激使主張太魯閣族群正名運動者積極完成委任書的送審作業。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織遠古的話語—織布織布工具



*桌上型織布機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挑花



挑花以前首先要學會平織,平織如圖: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簧琴』又稱為口琴、口弦、嘴琴,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原住民傳統樂器,這種傳統樂器廣泛使用於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南亞以及北亞。
大致上簧片分單簧及多簧兩種,琴座有分竹片及鐵片兩種,而簧片有竹簧、銅簧及鐵簧三種。
泰雅族稱Lubou,有1簧、2簧、3簧、4簧、5簧,竹簧及銅簧為簧片,泰雅族在吹奏口簧琴時還會搭配著口簧舞﹙男女相對,一面左右抬腳隨著音樂節奏踏跳的舞蹈﹚;賽德克族稱之為Lubug,有1簧、2簧、3簧、4簧、5簧、7簧,簧片則有竹簧及銅簧。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一次織布已是八年前的事了,那時候的我是國小五、六年級,當時第一次學習織布心情非常的興奮和新奇,原來這就是我們所謂太魯閣族女生要會的傳統技能,也就是織布,太魯閣族女生要會織布才是真正的女人!
當我第一天來到協會工作,其實心理蠻開心的,畢竟可以學習自己太魯閣族的東西,而且也能為我們部落做點事,可以在部落幫忙,是我大學畢業後最想做的一件事,漸漸的步入社會了,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事就是替自己部落的族人們給予協助,開始又接觸了太魯閣族的傳統技能「織布」,有協會阿姨們的幫忙,很快的就進入狀況,能夠再繼續的學習織布,真的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能夠延續的傳承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不讓我們的文化那麼快流失,這樣學習才有意義。
以下就為大家介紹太魯閣族的織布用具、器具,以及操作方法: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男要會打獵,女要會織布,才能進入彩虹橋,至是太魯閣族千古不變的祖訓。而在現今進步的時代,後代子孫因為生活而紛紛出去工作,漸漸的忘記祖先所留給我們最簡單,卻又是最珍貴的遺產。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身為太魯閣族,身為太魯閣族,就該先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特色,對於太魯閣族,我為此感到驕傲,從小就接觸自己的文化,像傳統舞蹈、歌謠、樂器等,我都非常的喜歡,小時後學習自己的文化其實沒有很大的感覺和感受,但漸漸大了,開始覺得其實它對我們很重要,不單單只是為了傳承,更是為了保有自己族群的文化。從小生長在部落,認為大家都一樣,要會唱歌、跳舞、學習自己的族語,當下可能沒甚麼感覺,不過當我升上高中那時,終於明白都市和鄉下的差別,都市也有原住民,但因為環境的關係,使得他們和自己的文化漸漸遠離和消失,連最簡單的母語,可能也不會聽,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遺憾的!而我高中唸普通班,原住民學生少之又少,40位裡面只有2位原住民,一個那就是我,另一位生長於都市,雖然身為太魯閣族,但對於自己族群的文化完全不了解,只知道自己是太魯閣族,這樣對於自己身為太魯閣族,有甚麼差別?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也是因為環境的關係,使他們遠離了自己的文化,所以我非常慶幸可以生長在部落,從小就接觸到自己的文化,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值得雀躍的事,但為了可以使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以下為太魯閣族的文獻資料,讓我一一分類給大家:

簡介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所認識的太魯閣族



傳說太魯閣族以中央山脈的白石山腰的一顆大石柱為發詳地,後來遷移至現在的南投縣仁愛相合作村,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員:藍虹惠102.2.27

太魯閣是男女分工的生活模式,男獵女織,不過在日常生活中還是以兩性互補為原則。太魯閣族的傳統農耕技術雖是簡單的游耕式農作,但常伴隨著宗教祭儀。太魯閣族的編織是傳統族群婦女的主要工作,編織的器具包括織布機、刮麻器、紡線器、盛線器以及理經架,編織的材料是從採麻、紡線、、、等反覆過程才製成,才能用來織布。編織象徵女性勤勞的母性紋路,也表示女人的名聲、品德與歸宿。在太魯閣族的女人必須擅長編織技藝,才能通過靈橋的考驗,到達祖靈的故鄉。編織是太魯閣族群的女子必須學得的家庭生活技能,同時善於編織的人,才能擁有臉部刺紋的資格。編織與靈橋的涵意,靈橋神話連結的主題是以紅色的手來驗證女子擅織的證明,編織與紋面是太魯閣族男女成年的標記,族群的象徵符號,避邪繁生,以及死後入靈界等多重意義。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員:藍虹惠102.2.27

我所認識的太魯閣族是從泰雅族分歧出來的,他們居住在高山上以男狩獵、農耕,女織布為生。視彩虹為神靈橋的民族,大約在三、四百年前,因人口增加,耕地及獵區分配不足,族人開始從南投縣境內越過中央山脈奇萊山,克服自然環境的險峻,沿著立霧溪山谷向東遷移,到東部的立霧溪等地區。也因族人自稱自己為Truku,所以遷居的居住地區才叫『太魯閣地區』,Truku族語意為『山腰的平台』。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58555070977089&set=a.158555040977092.1073741826.128622013970395&type=1&theater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員:金富英102.2.27

在太魯閣傳統裡,女人擅長織布,我們的祖先會利用苧麻織衣服及被子。在製作苧麻過程是非常繁複,經過砍麻、刮麻、捻麻、捲麻、煮麻、曬麻之後,苧麻必須再用木材燒過的灰煮過能使苧麻漂白,再經過風吹雨淋之後就可以拿來織。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員:金富英102.2.27

是個熱情、大方、好客、保守、耐勞的族群,在太魯閣族的傳統裡,女孩子在16歲時就要開始織布也必須紋面以示成人及審美觀,太魯閣族的紋面有分別女人是紋在兩旁的臉頰,男人是紋在額頭上,早期的房子是用蛇木跟芒草蓋建造的,喝的水也是從山上遷下來的,煮飯都是用木材生火,所以早上出門工作傍晚回家都要背一簍木材煮飯,木材是生活中不可缺的東西。男人也必須學習打獵,由長輩指導。要去打獵以前,要有自己的獵場,不得不越過別人的區域。獵物要有山豬、山羊、山羌、猴子、大型動物等,這樣才是真正的勇士,獵物獵完後都會分享給族人們吃。早期是農業的時代,為了維持生活,山地平地都要去開墾,主要種植稻米、玉米、花生、番薯、樹豆,而在種植時水稻期間是非常熱鬧的,以前沒什麼錢可付工錢,大部分都是還工,中間有休息時間吃點心,雖然很累,但還是樂在其中。在收成當中每戶人家門前都會有曬著收成的農作物,臉上都帶著喜樂,也很自足,生活上蠻有規律。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員:李夢萍102.2.27

在太魯閣族裡,女子婚前必備的才藝本領,織布原料來自『苧麻』而整個過程非常繁瑣,太魯閣族傳統服飾和泰雅族一樣,屬於『方衣』系統,將織成長條形的布,不經剪裁以簡單方法縫製成衣服,外觀類似無袖背心、沒有領子也沒有袖子,傳統太魯閣族服飾常以百底夾茶褐色條紋的麻布製成。服裝織紋以幾何圖形為主,以菱形織紋最為重要,象徵『眼睛』。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寫員:李夢萍102.2.27

傳統太魯閣族是『山田焚墾』的粗耕方法種植,其次是漁撈及狩獵、傳統的農耕法採取收割後焚田作肥,再換另一塊地耕種的輪休法,種植的食物以地瓜、栗(小米)、樹豆、芋頭為主,開闢農地是男人的職責,播種則是婦女的工作,早期的農具只有刀、鋤頭及据棒。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送給孩子的禮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